您的位置:首页>栏目首页 > 农业 >

【动物界全系列】馒头蟹总科—馒头蟹科(上):馒头蟹

2023-08-10 13:35:54    来源:麟剑的人类史

馒头蟹总科—馒头蟹科(上):馒头蟹

真核生物域


(资料图)

动物界

真后生动物亚界

蜕皮动物总门

节肢动物门

甲壳亚门

多甲总纲

软甲纲

真软甲亚纲

真虾总目

十足目

腹胚亚目

短尾下目

蟹派

异孔亚派

馒头蟹总科

馒头蟹科

馒头蟹科(学名:Calappidae)是十足目的其中一个科,包括有16个属,当中七个只余下化石纪录。

1.馒头蟹属

馒头蟹属(学名:Calappa)为馒头蟹科的一属动物。该属有43个物种。

(1)馒头蟹

馒头蟹(学名:Calappacalappa)是馒头蟹科下的一种海生蟹,具有印度洋-太平洋海域的分布,最后由Lancelot Alexander Borradaile在1903年将它至于馒头蟹属(Calappa)。

①形态特征

头胸甲宽度大于长度,宽77mm,长51.5mm。额窄分呈2齿,眼窝背缘后面各有一半环状的紫色斑纹。头胸甲表面隆起,具5条纵列的疣状突起,侧面具软毛。前侧缘具锯齿约12枚;后缘及后侧缘共具15个三角形齿,扩展形成盾状,步足曲折时能全部隐藏于其下方,右螯较左螯大,腕节外面各具1红斑,掌节背缘具7齿,两螯指节形状不对称。步足细、短。

②生长环境

生活于水深30-100m的泥沙质或沙质海底。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及南沙等海域。

③分布

馒头蟹分布于非洲肯亚蒙巴萨、塞舌尔、阿尔达布拉群岛、马达加斯加、毛里求斯、安达曼群岛、日本、菲律宾长滩岛、帕劳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、澳洲鲨鱼湾、阿布洛霍斯群岛、法属新喀里多尼亚、夏威夷群岛、马克萨斯群岛、社会群岛等地。

(2)公鸡馒头蟹

公鸡馒头蟹(学名:Calappagallus)为馒头蟹科馒头蟹属的动物。

①形态特征

头胸甲前窄后宽,表面的前半部具齿状突起,后半部具鳞片状突起。肝区低陷,鳃区甚隆,与中部各区之间有纵沟相隔。额部突出,前缘呈横切状,两侧稍内凹。眼窝背缘具2缝。前侧绿除外眼窝角及其后面的一枚齿呈疣状突出外,其余的突起均呈较小的齿状,后侧缘呈扇形突出,前半部具3大齿:后半部较长,具3小齿,其边缘具颗粒。后缘两侧各具一低平的突起,其边缘亦具颗粒。螯足不对称,长节外末缘突出呈隆脊状,具4齿突,边缘具短毛,腕节外侧面具疣状突起,右掌较左掌为厚大,两掌的外侧面均具疣状突起,背缘均具三角形齿。大螯两指内缘各具3钝齿,小螯可动指内缘基部具3—4个小齿,不动指内缘具8—9个小齿。步足光滑,短小。雄性腹部呈窄条状,分5节,雌性腹部亦为窄长形,惟较宽,分7节,两性腹部的尾节均呈长三角形。头胸甲长42毫米,宽55毫米。

②生境

生活环境为海水,一般生活于珊瑚礁中或泥沙质的浅海底。

③分布

分布于日本、百慕大、巴西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斯里兰卡、丹老群岛、印度、波斯湾、红海、东非及西非大西洋沿岸以及中国的西沙群岛、海南岛、台湾岛等地。

④药用

【功效】:理气止痛。

【主治】:主治气血不畅之胸痛。

【性味归经】:辛、咸,温。脾、肝二经。

(3)肝叶馒头蟹

肝叶馒头蟹(学名:Calappahepatica)为馒头蟹科馒头蟹属的动物。

①形态特征

头胸甲表面具7纵列的疣状突起,中央一列有4疣。前部2/3分布着微细颗粒,后部1/3有横行颗粒状波纹。额很窄,前缘中部稍凹。眼窝小,眼柄短。前侧缘具锯齿,齿缘上具毛,雌者的毛较雄者浓密而长。后侧缘向两侧突出呈叶片状,其前缘分4齿,后缘具有3—4个不明显的裂缝。螯足壮大,不对称,右螯较大,长节腹面的末缘密具短毛,末端向外突出呈叶片状,腕节外面呈三角形,具3个突起,掌节背缘具5—6齿,外侧面具数列突起,腹缘密布颗粒。掌节的边缘在雄性无毛,而雌性则密具短毛,右螯可动指基都的外侧具一大钝齿,不动指基部外侧具一叶状突出。步足短小,由第一至第四对依次渐短,第四对步足的指节扁平,较前面各对步足的指节为宽。雄性腹部第三互五节愈合,雌性腹部分7节,周围具短毛。颜色青灰。头胸甲长40.65毫米,宽67.1毫米。

②生境与习性

生活于沙底或有贝壳沉积的海底,水深达30—100米处。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100m的砂、贝壳海底,4月在海南岛可采到抱卵蟹。

③地理分布

国内分布:西沙群岛、海南和台湾地区。

国外分布:日本,韩国,澳大利亚,新西兰,夏威夷群岛,菲律宾,巴布亚新几内亚,马来西亚,印度尼西亚,泰国,印度,巴基斯坦,斯里兰卡,毛里求斯,马达加斯加岛,克里伯顿岛,非洲东、南岸,阿拉伯湾和红海。

(4)日本馒头蟹

日本馒头蟹(学名:Calappajaponica)[1]是馒头蟹科下的一种海生蟹。

①形态特征

头胸甲甚宽而隆,宽为长的1.45倍,背面前2/3具光滑疣状突起,突起呈红色,中央为淡黄色,后1/3无明显突起,但有斑纹。额稍突出,具2个圆齿,鳃区膨大,鳃脊不明显,胃一心区具一“H”形沟。前侧缘具小而钝的突起。盾状部不甚发达,具8枚锯状齿。

螯足稍不对称,长节近末端呈翼状扩大,分成4枚宽齿,其边缘有突起和毛,腕节和掌节表面有些疣状突起,两掌外侧面上部具稀疏的纵行排列的疣状突起,近下缘有颗粒:较大掌节的上缘有8齿,可动指外侧面基部具一指状突起,无齿,不动指基部具一臼齿及4枚钝齿;较小掌节的上缘有7齿,可动指中部有6个不明显小齿,不动指具6齿,基部有几枚小钝齿。

步足以第1对为最长,依次渐短,末对最短,腕节内、外末角突出。末对步足长节长为宽的2.4倍,指节长于掌节。

雄性腹部分为5节(第3至第5节愈合,节线明显)。前2节宽而短,第6节略呈方形,两侧末端为钝圆形,尾节呈三角形。

雄性第1腹肢粗壮,末端向外指。第2腹肢细长,末部向内弯曲。

②栖息环境

栖息于水深30—380m的砂质或碎壳海底。

③分布范围

国外分布:日本,澳大利亚,孟加拉湾,巴基斯坦,肯尼亚,南非和红海。

国内分布:台湾。

(5)卷折馒头蟹

卷折馒头蟹(学名:Calappa lophos)为馒头蟹科馒头蟹属的动物。

①形态特征

头胸甲的宽度大于长度,表面带淡红色,前部有光滑的块状突起,后部有颗粒状的突起,中部有两条纵沟。额窄,可分两齿。眼窝小。前侧缘呈锯齿状,后侧缘突出,分为不等大的4枚锐齿,齿间带浓紫色,后缘有7枚钝齿,齿缘具颗粒。沿边缘下面密具短绒毛。螯足强大,不对称,长节的背缘具叶状突起4枚,腕节外侧有时也带些紫色,

掌节的背缘具6-7齿。步足较小而光滑。雄性腹部窄长,第三节最宽,第3-5节愈合,节缝仍可分辨,尾节呈三角形。雌性腹部明显地分为7节,尾节呈锐三角形。头胸甲长83毫米,宽128毫米。

②生境

栖息于浅海水深40—100米的沙底上。

③分布

国外分布:日本、澳大利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伊朗湾、非洲。

国内分布:台湾岛、海南岛等地。

④药用价值

【功效】:通阳散结。

【主治】:治胸痹。

【性味归经】:辛、咸、温。入肺、心二经。

⑤经济价值

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高。肉滋补、消肿,壳活血化瘀。主散诸热,治胃气,理筋脉,消食;补骨髓,滋肝阴,充胃液,养筋活血,治疽愈核。

(6)逍遥馒头蟹

逍遥馒头蟹(学名:Calappaphilargius)为馒头蟹科馒头蟹属的动物。

①形态特征

头胸甲的宽度大于长度。表面甚隆,具5条纵列的疣状突起,侧面具软毛。额窄分2齿。眼窝壁具粗糙颗粒,眼窝背缘后面各具一半环状的紫色斑纹。第三颚足具短毛,座节内缘具细齿,长节末部窄于基部,外肢可达长节的末缘。前侧缘具锯齿约12枚,后缘及后侧缘共具15个三角形齿。螯足大,不对称,右螯较大,均靠近面部,长节短,背缘分4个负短毛的钝齿,腕节外面各具一红斑,掌节背缘具7齿,两螯的指节形状不对称。步足细、短。雄性腹部第五节呈四方形,第六节长度大于宽度。雌性腹部第五节宽而短,第六节宽大于长。头胸甲长51.5毫米,宽77毫米。

②生境与习性

在春季的早晨,常大量与遁行长臂蟹、强壮紧握蟹、十一刺栗壳蟹及虾蛄、软体动物等同时捕获于长洲岛的沙滩。

生活于水深30—100米的沙貭或泥沙貭的海底。

③分布

朝鲜、日本、印度尼西亚、新加坡、丹老群岛、波斯湾、红海以及中国的广东、海南岛、福建、台湾岛等地。

④药用价值

【功效】:理气止痛。

【主治】:用于胸痛。

【性味归经】:辛、苦,温。肺、肝二经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